全国统一服务电话:

18021619717

型号查询 X

新闻资讯Industry news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交叉滚子轴承套圈表面小孔的构成原理

交叉滚子轴承套圈表面小孔的构成原理

2023-02-14

发布时间:2023年2月14日                   交叉滚子轴承

交叉滚子轴承套圈表面小孔的构成原理

  交叉滚子轴承套圈表面小孔的构成机理是轴承的金属表面钝化膜受损之后,其表面处于活性溶解状况,此刻假如遇到必定浓度的电解质溶液,电解质溶液中的侵蚀性阴离子(如Cl-)会受活性的金属表面阳离子作用而发生电搬迁,富集于金属阳极表面,引起金属电极的腐蚀电位升高;当金属阳极腐蚀电位高到必定程度,到达构成腐蚀核的临界值,阳极初步溶解,阳极电流急剧增大,一起在金属表面构成凹坑。

  这是一个不可逆反响,又因为表面的洼陷阻滞了阴离子(Cl-)和金属阳离子的向外涣散,凹坑内继Fe的阳极溶解反响之后,又进行了Fe2+的水解反响(可逆反响),使得孔内H+的浓度增高,一起离子的电搬迁进程也增加了孔内阴离子的浓度。假如阴离子为Cl-,这就相当于跟着腐蚀孔的发展,不断向孔内增加HCl溶液相同。

  上述进程不断循环,腐蚀坑不断加深,构成小孔腐蚀。钝化膜受损的原因是因为交叉滚子轴承金属表面存在化学或物理性质的不均匀性,例如较大的成分动摇、非金属夹杂、异物粘附、机械损害、氧化膜裂隙等等,使得表面钝化膜可能被损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