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N轴承套圈内外表缺点要素及处理办法
发布时间:2022年9月21日 NTN
NTN轴承套圈内外表缺点要素及处理办法
NTN轴承作为机械设备的重要零部件之一,作业时对轴承外表具有较高的要求,比如说光洁度、强度和耐磨性,这就会涉及到轴承材料与轴承加工工艺,如NTN轴承套圈内外表出现麻点、凹坑裂纹等缺点会严峻影响到轴承的作业功能。下面中华轴承网(简称:华轴网)依据对轴承知识的了解,举出相关轴承套圈加工进程中常见的一些外表缺点实例,以及对此缺点做出相应的办法。
1、NTN轴承套圈内圈外表缺点举例
NTN轴承套圈生产进程中,需求对轴承套圈进行锻造加工,而轴承套圈锻造加工中,发现轴承圈内壁有裂纹、凹坑等缺点,这种缺点引起轴承作废率很好。
2、NTN轴承套圈内圈外表缺点剖析
1)成分剖析
对于缺点NTN轴承套圈进行成分反剖析。
2)气体剖析
此轴NTN承套圈的材质运用的是GCr15圆钢,GCr15圆钢在锻炼时通过RH真空脱气处理,追溯缺点产品出厂气体查验记录,查验合格。对缺点产品制样进行气体剖析。由此可见该缺点非皮下气泡缺点。
3)金相剖析
通过金相剖析发现,在凹坑和裂纹缺点邻近无大颗粒搀杂物,均有氧化铁皮存在,缺点处脱碳层完整。其间裂纹缺点处皮下还存在多条类似裂纹,裂纹内均有氧化铁皮存在。由此能够判断该缺点在加热前发生,属原材料缺点。
可见,该类缺点悉数发生于内外表结合轴承圈锻造工艺和金属塑性原理,斗胆地判断该缺点为圆钢外外表缺点在锻孔进程中跟着金属变形延伸到轴承圈的内外表处,因为内外表加工余量较小,在磨削进程中没有铲除掉暴露在外表,形成零件作废。为了验,证该观念的正确性,特进行模拟试验验证。
3、模拟试验剖析
1)试验目的
验证NTN轴承套圈加工时,圆钢外外表的一些缺点如裂纹、麻点、凹痕等是否会在冲压进程中向圆钢毛坯横截面移动,并在冲头的冲压下进入轴承圈内外表边际及以下部位,导致产品不合格。
2)试验设计
通过和用户技术人员交流,确定了锻造进程中的压缩比、原材料尺寸、毛坯、冲头号关键参数(表3)和加工工艺。使用现有资源制作了模具、冲头号试验,工具。
3)试验进程
a、符号试样
切取1个试样,试样为直径50mm的GCrl5圆钢,试样高度55mm。在试样端面和外表加工环形凹槽,便于试验时调查环形凹槽的位置移动状况,如图3所示。
b、试验进程
为了保护设备,箱式电阻炉升温至850°,放入试样后保温30min。准备好初锻模具和顶锻试验机,放入试样进行冲压,待试样冷却后取下。将圆柱形试样再次加热,运用冲头和锻孔模具进行锻孔。完结冲压试验后,将试样切开剖面调查。
c、试验结论
初锻试验后,圆钢外表的环形符号悉数上升于初锻零件上外表处。
锻孔试验后,环形符号在冲头巨大压力下,有向内孔边际歪斜移动的痕迹。
在试样的边际发现1条细微裂纹,该裂纹原处于试样外表符号的下方,现已移动至试样端面的上方。假如该裂纹出现在靠近试样端面的位置,就有可能移动至NTN轴承圈内边际处。
受设备限制,本次试验运用500t液压顶锻试验机替代客户的冲压设备,远小于客户运用的空气锤的冲击力,理论上因为冲击力的添加金属活动性增大,环形符号向内孔边际歪斜移动的痕迹会愈加明显。假如圆钢外外表存在裂纹、划伤、凹坑、麻点、搀杂等缺点,热变形进程中在冲击力的效果下,会活动至轴承圈内外表边际,在后续磨削进程中暴露在外表形成零件作废。
4、改进办法
1)供方提升圆钢外表质量,外表不该有裂纹、划伤、麻点和搀杂等缺点,如有上述缺点应及时铲除。
2)目前毛坯轴承圈外外表的加工余量为0.6mm,在磨削进程中外表缺点悉数被铲除,未发现外外表缺点;内外表的加工余量为0.3 mm,应添加磨削加工余量,将内外表的缺点铲除。
3)轴承圈在初锻进程中悉数选用自由锻工艺。在设计进程中,依据各零件的锻孔尺寸,在满足零件压缩比的基础上,使用体积不变原理,用φ55mm或φ52mm的圆钢替代φ50mm圆钢,避免圆钢外外表金属在热变形进程中流入内外表。